(十) 弃世潜修
当被问:“有家室之人(Grihastha)是用什么方式去修行才能达到解脱(Moksha)?”智者说: 你为什么去想你是一个俗家人(grihastha)?如果你以托钵僧人(sannyasi)的身份外出,类似你是个僧人(sannyasi)的想法必定吓怕了你。不论你是继续在家修行或弃家往森林去,你的脑袋会跟随你而去。「自我」是所有思想的源头,「自我」创造身体、世界、和令你去想你是个有家室的人(grihastha)。如果你放弃世界,你只是将出家人(sannyasi)的想法去取代俗家人(grihastha),用森林的环境去代替家庭的环境,但心理的障碍依然是存在,甚至会在新的环境而增加,转换环境是毫无帮助的,脑思想才是障碍,不论在家或在森林里我们必定要克服它,如果你能够在森林里做到,为何你不能在家中?因此,你为什么要去改变你的环境?甚至于现在你都可以去努力,就在你现时身处任何环境之下,按照你的意愿,环境是不用去改变的。
如果景物是能够独立存在,即是说,它们能够与你分开而又能够在任何地方存在,这样,你便有可能离开它们,但是与你分开它们是不能存在的,它们的存在是不能欠缺你,是你的脑思想。所以,你能逃到那里去躲避它们?
要逃避这个世界或景物,你能到那里去?他们就像人的影子是脱离不了的。有一个滑稽的故事关于一个人想去埋葬他自己的影子,他掘了一个深坑,看见他自己的影子在坑底,他很高兴可以将影子埋得这么深,他一直去填满坑洞,当他填满坑洞后,他很惊愕和失望地发现影子还是在坑面上。就像如此,景物或思念景物总是会与你一起直至你觉悟到「本我」。
为何你的职责或生活上的责任会干挠你去努力修行。家庭与办公室之间的运作是有分别的。例如,工作在办公室内,你会看得开,你只需尽了你的责任,就不顾虑将会发生什么事,或不论会否带来顾主收益或亏损的结果。但在家中,你处事的责任存有执着,你常常顾虑你所做的会否带来利益或损害你和你的家人。不存执着去处理日常生活上的所有活动是有可能的,只要视「本我」是唯一真实的。倘若一个人在他生命中笃守在「本我」内同时亦履行他的责任必定是处理不当,这是个错误的假设。就像一名演员,他的衣着,打扮,甚至他都会感觉到他所扮演的角色,他知道真正的自己并非是那个扮演的角色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同样的,为何「意识着身体」或感觉到「我是身体」会困扰你当你确实知道「你不是身躯」而是「本我」。身体是做不到什么去动摇你笃守在「本我」内,此种笃守永远不会干扰身体上进行任何恰当和有效的职责,肯定比得上演员在日常生活中知道他自己真正的身份而不会骚扰他在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
「弃世潜修」常要铭记在脑海中。不论是往森林或去到偏僻处,或是放弃一个人的职责,最主要的是留意脑子不要往外向而只有往内向。不论他往此处或彼处,或不管他是否放弃他的责任,人是不会真正安静下来,所有发生的都是按照命运。
当身体存在出现的第一次,它所经历的一切活动都是早有定数,不在乎你去接受或拒绝它,你唯一的自由就是将你的脑思想转向入内,就在此处放弃内里活动的思想。无人能说为何只有此种自由而没有其它自由留给人类,这就是神策划的安排。
「放弃活动」意思是 - 放弃活动上的依恋、或放弃活动后对结果的执着、以及放弃「我是执行者」的意念。若身体注定要实行经历这些活动,不论一个人喜欢与否,要放弃此种活动这个问题是不会出现的。
如果一个人保持固定在「本我」,一切活动会继续下去而不会影响它们的成功。一个人不应存有「我是执事者」的想法,而所有活动亦会依然继续下去,此种力量(随你用什么名字称呼祂),带出此身体来看护着一切活动要此身体注定去渡过。
如果热情是我们以外的东西,我们可用武器和弹药去征服它们。但它们是来自我们内里,如果往源头处追查它们是从何处来,我们便可以防止它们的出现和我们必定能够征服它们。世界与景物是在源头内里激起我们的热情,世界与这些景物只能在我们脑海里产生,但它们在我们熟睡时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智者'(Jnani)能执行任何数量的活动,而且执行得相当好,在任何方面智者从不认为工作是附属于祂自己,或从不幻想祂是个「执事者」,有种力量是通过祂的身体和利用祂的身体去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