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Languages

阿鲁纳恰拉

印度的每个精神中心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传统路线。 其中,Tiruvannamalai(阿鲁纳恰拉)代表了最直接、最无形、最不仪式化的道路,即自我探究的道路,其门户是无声的启蒙。 古老的泰米尔谚语表达了这一点:“看到奇丹巴拉姆、出生在蒂鲁瓦鲁尔、死在巴纳拉斯,甚至想到阿鲁纳恰拉,就可以确保获得解放。” “甚至想到”,因为在直接路径的情况下,物理接触是不必要的。 因此,马哈希将蒂鲁瓦纳马莱及其神圣的阿鲁纳恰拉山作为他的家园绝非偶然。

马哈希称阿鲁纳恰拉邦为世界的精神中心。 阿鲁纳(Aruna)的意思是“红色,像火一样明亮”,并不意味着单纯散发热量的火。 相反,它的意思是智慧之火 Jnanagni,既不热也不冷。 阿查拉(Achala)意为山丘。 因此,阿鲁纳恰拉的意思是“智慧山”。

蒂鲁瓦纳马莱(Tiruvannamalai)位于阿鲁纳恰拉山脚下,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城镇,位于钦奈西南120英里处,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拥有一座大型而辉煌的寺庙。 某些年度节日吸引了大量来自印度南部各地的朝圣者前往蒂鲁瓦纳玛莱。 尤其是在 Karthigai(也称为 Deepam)期间,通常是在 11 月。 每当夜幕降临时,山顶上都会燃起一盏澄清黄油(酥油)的灯塔。 在拉玛纳斯拉曼,最盛大的节日是马哈希(Jayanti 和 Aradhana)的诞生和去世周年纪念日,分别在冬至和春分。

关于这座山的起源有一个往世书的故事。 有一次,毗湿奴和梵天争论谁更大。 他们的争吵给地球带来了混乱,因此天神们找到湿婆并恳求他解决争端。 于是,湿婆显现为一根光柱,其中发出一个声音,宣称谁能找到它的上端或下端,谁就更伟大。 毗湿奴化身为野猪,钻入地下寻找底部,而梵天则化身天鹅,向上翱翔,寻求顶峰。 毗湿奴未能到达柱子的底部,但“开始在自己内心看到居住在所有人心中的至尊之光,他迷失在冥想中,忘记了肉身,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寻求者”。 梵天看到一朵异类植物的花朵从空中坠落,想通过欺骗来获胜,于是带着它返回并宣称他是从山顶摘下的。

毗湿奴承认自己的失败,并在赞美和祈祷中转向主:“你是自知之明。 你是OM。 你是一切的开始、中间和结束。 你就是一切,照亮一切。” 当梵天被揭露并承认自己的错误时,他被宣布为伟大。

在这个传说中,毗湿奴代表智慧,梵天代表自我,而湿婆则代表阿特玛,即精神。

故事继续说,由于林加姆或光柱太耀眼而难以看见,湿婆将自己显现为阿鲁纳恰拉山,并宣称:“正如月亮从太阳中获得光芒一样,其他圣地也应从阿鲁纳恰拉山中获得神圣性” 。 这是我为了那些希望崇拜我并获得启迪的人而采取这种形式的唯一地方。 阿鲁纳恰拉邦本身就是 OM。 每年我都会以和平灯塔的形式出现在卡蒂盖这座山顶。” 这不仅指阿鲁纳恰拉山本身的神圣性,也指阿鲁纳恰拉山为中心的不二论教义和自我探究之路的卓越性。 人们可以理解薄伽梵所说的“最终每个人都必须来到阿鲁那恰拉”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