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
拉马纳·马哈希的教义精髓可以在一本名为“我是谁?”的小册子中找到。这本小册子包含拉马纳·马哈希给出的第一套指示。 它们直接来自于他独特的自我实现经历。 最初的一组问题是由 Sivaprakasam Pillai 提出的,后来由 Ramana Maharshi 以散文形式提出。
任何将教学付诸实践的人都可以体会到教学的力量。 在《与圣拉玛那·马哈希的对话》第 80 期中,我们读到,“让他找出这些思想属于谁。”它们从哪里产生?它们必须从有意识的自我中涌现。即使是模糊地理解它,也有助于自我的灭绝。此后, 在那种状态下,除了永恒的存在之外,没有任何个体,因此,没有死亡或痛苦的想法。” 完整的教学可以在这里下载:
“Who Am I?”. 这里有一个改编版本,方便参考。
“我是谁?”我是纯粹的意识。 这种意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存在-意识-幸福(Sat-Chit-Ananda)。
头脑是一种存在于本我之中的奇妙力量。 它导致一切念头生起。 除了念头之外,没有“心”这样的东西。 因此,思想是心的本质。 除了思想之外,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叫做世界。 在深度睡眠中,没有思想,也没有世界。 醒着、梦着的时候,有思想,也有世界。
如果作为知识工具和一切活动基础的心灵消退,那么对世界作为客观现实的感知就会停止。 除非对绳子中的蛇的幻觉停止,否则形成幻象的绳子不会被感知为蛇的幻觉。 (这个类比是基于一个传统的故事,一个人在黄昏时看到一根绳子,并把它误认为是一条蛇。)同样,除非将世界视为客观现实的虚幻本质停止,否则真实本质的愿景就会消失。 幻象所形成的自我的本质是无法获得的。
正如蜘蛛将(网的)线从自身中射出,然后再次将其收回自身,同样,心灵将世界投射到自身之外,然后再次将其分解为自身。 当心离开自我时,世界就出现了。 因此,当世界出现时,自我不出现;当自我出现(发光)时,世界也不出现。
当一个人坚持不懈地探究心的本质时,心就会平息,留下“自我”的残渣。 心始终只依赖于粗俗的东西(肉体)而存在; 它不能独立存在。 心灵被称为精微体或灵魂。